找到相关内容787篇,用时7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法印解读

    有此‘无常、无我、涅槃’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否则即是魔说。此语未见于巴利语系经典。汉译杂阿含经卷十则有类似之说法。(一)诸行无常(梵anitya^h! sarva -sam!ska^ra^h! ...dharma^h! ),又作一切无我印,略称无我印。一切世间有为无为诸法概皆无我,众生不能了知,而于一切强立主宰,故佛说无我以破众生之我执。()涅槃寂静(梵s/antam! nirva^n!am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2757245.html
  • 怎么可强改天台传灯大师《性善恶论》之大师原文

    法華經》: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見‘無性’即解脫(微)。即法身(妙)。即般若(凈)。龍女云:深達罪福相。徧照于十方。微妙凈法身。具相三十二(賢十圣。等妙二覺):知(依法而起)、(依知而有...由不知本覺之性具染惡德。由(不知)是故染惡非即緣、了、二德也。故別惑、通惑、業識、事識、煩惱、結業、乘、六道、變異、分段、……此等一切迷中二:非緣因佛性。了因佛性。性惡既非佛性。乃成定‘有’能覆之...

    沈仁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81270702.html
  • 《大般涅盘经》的佛性论(中)

    病难治:一. 谤大乘, 二. 五逆罪, .       一阐提。如果病世中极重,.... 从佛、菩萨得闻       已,即能发於阿耨多罗菩提心。( 注 56)     「梵行品」中提到...一阐提观的主要转折点。      《涅盘经》最後段「德王菩萨品」、 「师子吼菩萨品」    、「迦叶菩萨品」、品中, 对一阐提有更一进步的背定看    ,最後终於作成了一阐提可成佛的定论。 此品...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53239687.html
  • 佛教诠释学与人间佛教思想的哲学诠释

    虚所判的大乘佛教,是将法性和法相都包摄在法界之中,又认为只有圆觉智能圆满觉知法界一切,法性法相是法界圆觉的两个向度,所以法界圆觉宗为系中最高的佛法,这并不是说法性空慧宗和法相唯识宗并不能成就究竟...一而。   (2) 宗教知识论:不纵不横,亦即,圆融不纵不横。   (3) 解脱论、实践论和信仰论:一念三千,性修不二。   首先,“即一即,即即一”:天台佛学...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0243495.html
  • 当代台湾如来藏思想的诤议与回应──印顺之后的如来藏学诤议之评议(2)

    研究佛法”之方法,可以说是兼具了文献研究、观念史研究和哲学诠释方面的长处,是开放给世界的佛学研究的,印顺是老一辈的佛教学者之中最具有佛教的哲学诠释的功力和兴趣的人,困守在所谓的“内部建构”的...诠释学的基本思想结构已表现于下述的三个天台佛学的本体诠释学的基本课题:  (1)佛性存有论:种佛性之即一即,即即一,亦即,一而。  (2)宗教知识论:不纵不横,亦即,圆融不纵不横。  (3...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4444488.html
  • 佛教哲学与唯识现象学: 吴汝钧与赖贤宗对谈

    专长天台宗,天台宗讲三圆融,不纵不横,讲一三三一,基本上还是这种义的结构,天台宗的这个讲法主要是从《大般涅盘经》而来,《大般涅盘经》讲正因佛性,缘因佛性,了因佛性,以及伊字点不纵不横,基本上我认为...可以回应熊十力的问题,因为我所要做的工作主要就是这一方面.还有,我解释如来藏说跟唯识学的交涉,也是发挥我的佛教诠释学的论义,我主要就是要讲这思想模型,就是圆融不纵不横,譬如说如来藏义它有圆融...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4174066.html
  • 小乘佛藏形态论(下)

    middot;发趣、二发趣、二发趣、发趣、发趣、二发趣,从而构成二十四发趣。对事物兴起的各种因缘条件等有关的名词术语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7)《论事》。又称《论事说》。全书分为二十品,每品之末皆有摄颂。对公元前世纪僧团中的各种论诤作了记叙,批驳了大众部、说一切有部等所持的二百一十九种见解,同时阐明了分别说部的观点。如:过去、未来无实体:四谛(苦谛、集谛、灭谛、...

    陈士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90568563.html
  • 释量论略解(卷第九)

    称论师著  法尊法师译编  释量论略解 卷第九  称论师造 僧成大师释 民国 法尊译编   丑、广释现量不遣 分二:寅一、说义之所为,二、说所闻之所为。今初:  此现量妨害,声亦共...成立彼宗之有余差别,以于成立彼宗之返遍有疑惑故。  丑、结义  由自所乐法,是为所立故。彼所依是害。显非唯有,  或于余所依。由自声显示,害余,非害。如是自有法,  亦说余有法。  言自所依者,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24038198.html
  • 法尊法师译:释量论(9)

      子二、于何有法不遣 分:丑一、正说,二、断诤,、结义。初又分二:寅一、由害当时有法即害所立,二、由害无关有法不害所立。今初:  一切立者自,乐为所立法,具彼法能害。百余有法。  余于余有法...故。  丑、结义  由自所乐法,是为所立故。彼所依是害。显非唯有,  或于余所依。由自声显示,害余,非害。如是自有法,  亦说余有法。  言自所依者,是显若妨害当时彼法之所依,是妨害所立,若妨害...

    法尊法师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85238555.html
  • 坐禅漫谈

    此心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  以上,大小乘禅乃最上乘禅皆备。对个人而言,无优劣,以适合自己,修之得入,即是良法。昔舍利弗教二弟子,一修数息观,一修不净观,久修均无成效,後佛令互易法而修,不久俱得阿罗汉果。每人之因缘秉赋不同,可因自己性向喜爱先择修一,如觉得身心安稳澄明,即知宜於此。否则,可另修他。然亦不须拘泥,可同时修二,愚下常於一坐中先修数或观心,後修圆觉。  ...

    何长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52139677.html